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激情在线_最新亚洲中文字幕无线_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丨区2区_中文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首頁>檢索頁>當前

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

發(fā)布時間:2023-04-06 來源:中國教育報

    3月25日至27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理論研討會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本次研討會由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主辦,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中國教育報刊社協辦,中共閩江學院委員會、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閩江學院研究基地承辦。福建省委省政府領導、教育部有關司局負責人、福建省委有關部門負責人、福州市有關負責人,來自國內部分高校與科研機構的領導和專家學者、原閩江職業(yè)大學建設親歷者代表等參加研討。本版摘要編發(fā)部分研討會發(fā)言,敬請關注。
    ——編者

大力推進高等教育現代化
張東剛

    2022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提出了“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的政治囑托和明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具有極強的政治性、戰(zhàn)略性、思想性、指導性,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的新發(fā)展。
    第一,深刻把握“走新路”的根本保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靈魂和根基。堅定不移走好“新路”,必須始終堅持黨的政治領導,確保黨的領導在高校工作中得到全面落實。堅持黨的思想領導,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tài)的主導地位。堅持黨的組織領導,形成黨委統(tǒng)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
    第二,深刻把握“走新路”的根本指引。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yè)之所以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根本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堅定不移走好“新路”,必須始終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從“兩個大計”高度認識教育的戰(zhàn)略定位,將“六個必須堅持”貫穿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全部實踐中。
    第三,深刻把握“走新路”的根本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堅定不移走好“新路”,必須始終堅持源源不斷造就“復興棟梁、強國先鋒”的使命任務。傳承紅色基因,在革命薪火代代相傳中續(xù)寫新的輝煌。辦好思政“金課”,科學構建思想教育教學課程群。抓好“三全育人”,教育引導廣大青年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
    第四,深刻把握“走新路”的重要使命。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堅定不移走好“新路”,必須自信自強,推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深入追尋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深入開展中國式現代化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積極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賦予現代化以社會主義的思想內涵和文明內涵。
    第五,深刻把握“走新路”的基礎工作。好的學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有一支優(yōu)秀教師隊伍。堅定不移走好“新路”,必須切實提高人才工作水平。堅持黨管人才,不斷健全黨委統(tǒng)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職能部門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堅持育引并重,著力形成評價標準科學、層次分布合理、梯隊銜接有序的人才人事政策體系,塑造人才資源競爭優(yōu)勢。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

 

加強黨對教育事業(yè)的全面領導
王炳林

    黨的領導是引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不斷前進的最大政治優(yōu)勢。黨對教育事業(yè)的全面領導,就是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定海神針”。
    堅持黨的領導是辦好教育事業(yè)的根本保障。一是解決教育的根本問題需要黨的領導。為誰培養(yǎng)人是教育不容回避的核心問題。只有堅持黨對教育事業(yè)的全面領導,才能確保方向的正確和目標的實現。習近平主席明確指出,教育就是要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觀者和反對派。二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需要黨的領導。只有在黨的領導下,才能堅持教育的人民立場,推進教育事業(yè)的改革發(fā)展,促進教育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三是建設教育強國需要黨的領導。只有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才能把教育放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九個堅持”,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根本遵循。黨的領導是貫穿“九個堅持”的一條紅線,是一條總綱,綱舉目張。
    深刻領會黨對教育事業(yè)全面領導的科學內涵。一是領導內容的全面性。黨在教育事業(yè)中的政治領導要保證學校正確的辦學方向;思想領導要掌握學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導權;堅強的組織和健全的領導體制要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二是領導范圍的全覆蓋。雖然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yè)教育等各類教育職責不同,但都應承擔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三是領導體系的全方位。黨對教育事業(yè)的全面領導要體現在辦學治校各領域、教育教學各環(huán)節(jié)、人才培養(yǎng)各方面。
    準確把握黨對教育事業(yè)全面領導的基本途徑。一是加強黨的政治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二是加強黨的思想領導,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認真落實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領導權。三是加強黨的組織領導,完善領導體制和組織體系。各級各類學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緊緊抓在手上,切實做出成效,要把抓好學校黨建工作作為辦學治校的基本功,充分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黨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把辦好思政課放在戰(zhàn)略層面考慮
嚴書翰

    習近平總書記善于從戰(zhàn)略上看問題。他指出:“戰(zhàn)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鞭k好思政課是要放在戰(zhàn)略層面來考慮的重要問題。
    首先,要把辦好思政課放在世界百年變局和民族復興全局中去考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yè),必須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在這個根本問題上,必須旗幟鮮明、毫不含糊。因為這是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該怎么培養(yǎng)的問題。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下一代教育好、培養(yǎng)好,從學校抓起,從娃娃抓起。
    其次,辦好思政課,意識形態(tài)領域工作極其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這個“結合”的實質就是講辦好思政課與意識形態(tài)領域建設的關系。黨的十八大后,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抓好意識形態(tài)工作。新時代以來,黨中央就意識形態(tài)領域許多方向性、戰(zhàn)略性問題作出部署,就一系列根本性問題闡明原則立場,廓清了理論是非,校正了工作導向,最為重要的是確立了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意識形態(tài)領域發(fā)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這就為我們辦好思政課提供了很好的“社會大課堂”。
    再其次,辦好思政課要知難而進,乘勢而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教師必須具備的素養(yǎng)提出了“六個要”的要求,對思政課的改革創(chuàng)新提出了“八個相統(tǒng)一”的要求。當然,要做到“六個要”“八個相統(tǒng)一”是很難的。唯其困難,所作的努力才更有意義、更加偉大。乘勢而上,是指今天的時與勢對我們辦好思政課是非常有利的。除了我國意識形態(tài)領域發(fā)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外,最重要的時與勢就是黨的二十大指出的“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fā)出新的蓬勃生機”。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黨辦的大學讓黨放心、人民的大學不負人民。這不僅是對中國人民大學講的,也是對全國高校講的。要做到這一點,辦好思政課是最為根本的。
    (作者系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高質量發(fā)展
秦宣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高度重視下,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初顯成效:全社會對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明顯提高;黨政各級領導部門和學校對思想政治工作與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越來越重視;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基本形成;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大中小學一體化思政課課程群已經建立起來;一批高質量的教材已經編寫出來并投入使用;與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緊密聯系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取得長足進步;教學方法越來越多樣、越來越科學,教學方式方法有了明顯改進;條件保障越來越好。與此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有的地方和學校對思政課重要性認識還不夠到位,對一體化建設宏觀研究還不夠,整體規(guī)劃不周密,教學內容還存在一定的重復,評價機制尚不健全,等等。
    針對新時代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存在的問題,適應新時代培養(yǎng)時代新人的新要求,我們認為,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高質量發(fā)展,還需做多方面努力:要深入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課建設的重要論述,不斷提高思想認識,把握其核心要義,增強貫徹落實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要遵循思政教育教學規(guī)律和學生成長成才規(guī)律,加強頂層設計和宏觀指導,做好思政課程的合理設置,制定好不同學段的課程標準;要著力建構大中小學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形成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的目標體系;要統(tǒng)籌安排不同學段思政課的教學內容,實現課程內容的縱向銜接和橫向貫通,并在此基礎上建設高質量的教材;要完善思政課程評價體系,豐富評價的內容與方式;要高度重視思政課教師隊伍后備人才培養(yǎng);要健全管理體制;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要在全社會形成合力,營造一體化建設的良好氛圍。
    總之,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我們大家做長期努力,久久為功。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為福建教育高質量發(fā)展作出廈大貢獻
徐進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工作,把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優(yōu)先發(fā)展戰(zhàn)略地位,開啟了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歷史新征程。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思想家、戰(zhàn)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銳判斷力、理論創(chuàng)造力,就教育改革發(fā)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形成了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為做好新時代教育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科學指引下,教育系統(tǒng)自信自強、守正創(chuàng)新,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進程,推動我國教育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
    長期以來,廈門大學的建設和發(fā)展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情關懷和悉心指導。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廈門大學建校100周年,并提出殷切期望。學校全體師生滿懷感恩愛戴之情,持續(xù)將學思踐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引向深入。
    一是爭做理論研究闡釋的“先行者”。廈門大學具有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的重鎮(zhèn)。去年,學校成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研究中心,圍繞黨中央關于教育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聚焦教育發(fā)展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深入開展研究闡釋,努力打造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發(fā)揮重大作用的研究基地、宣傳平臺、高端智庫,為推動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服務教育發(fā)展提供決策參考和學理支撐。
    二是爭做建設一流大學的“奮進者”。“與時俱進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廈門大學的崇高使命,也是全體廈大人的美好夙愿。廈門大學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賀信精神領航,發(fā)揮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優(yōu)勢,以高質量教育涵養(yǎng)源頭活水、以高水平科技創(chuàng)新激發(fā)動能活力、以高素質人才夯實基礎力量,服務國家科技自立自強,為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chuàng)新高地貢獻力量。
    三是爭做發(fā)展福建教育的“領跑者”。百余年來,福建的山與海哺育了廈大;廈大也牢牢扎根八閩大地,不忘以高山深海般的情誼回饋福建。廈門大學在加快實現自身高質量發(fā)展的同時,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囑托,發(fā)揮福建省高等教育“排頭兵”作用,與兄弟高校攜手共進,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促進福建省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融合發(fā)展、同頻共振。
    (作者系廈門大學黨委副書記、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教育應服務構建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
鄭長忠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br>    從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來看,“創(chuàng)造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就是其中的重要內容。這就意味著,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和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構建。這就意味著,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創(chuàng)造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而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也因此得以演進,進而推動文明形態(tài)變遷。所謂現代化,就是基于工業(yè)革命所帶來的現代生產力的出現,推動人類文明從古代向現代轉型和發(fā)展的過程。然而,不論是生產力,還是整體文明內容,都需要由人來承載。這就意味著,在現代化推動文明轉型過程中,既需要不斷培養(yǎng)與新的文明形態(tài)相適應的人才來承擔起新文明建構的任務,又需要不斷推動社會成員適應新文明形態(tài)。正如習近平主席在致清華大學蘇世民學者項目啟動儀式的賀信中指出的那樣,人類社會需要通過教育不斷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人才,需要通過教育來傳授已知、更新舊知、開掘新知、探索未知,從而使人們能夠更好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創(chuàng)造人類的美好未來。
    我們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chuàng)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是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目標和任務的。因此,也必須圍繞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構建而展開。
    現代教育不僅要為現代化建設培養(yǎng)人才,而且還要為現代文明培養(yǎng)合格社會成員。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圍繞文明發(fā)展每一階段的中心任務,不斷推動教育內容、教育方式等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成為推動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生成和發(fā)展的基礎性工程。
    (作者系上海高校智庫·復旦大學政黨建設與國家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弘揚西遷精神勇擔國家使命
成進

    1955年,黨中央作出了交通大學由上海內遷西安的決定。學校師生響應號召,“聽黨指揮跟黨走”,孕育和形成了偉大的西遷精神。2020年4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西安交通大學考察時勉勵廣大師生大力弘揚“西遷精神”,抓住新時代新機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yè),在新征程上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這代人的歷史功績。西安交通大學胸懷“國之大者”,弘揚西遷精神,勇擔國家使命。
    健全制度機制,確保不折不扣貫徹落實。一是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努力做到理論學習、理論與實踐、宏觀與微觀“三個貫通”。二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建立“黨委常委會會議—校長辦公會議—分管領導專題會議—牽頭部門協調推進—責任部門單位抓落實”工作體系,加強二級黨組織書記、黨支部書記例會,用好難題、舉措、責任三張清單,做好師生、機關、學院支部共建活動。三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建設大平臺、組建大團隊、承擔大項目、產出大成果、作出大貢獻、培養(yǎng)大先生。
    強化思政引領,挖掘西遷精神時代內涵。一是構建“館—研—展—教”研究傳承矩陣,建設西遷博物館、西遷精神研究中心,舉辦愛國奮斗精神研討會,開展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研究,出版60余種西遷主題圖書。二是組建院士、領導干部、專家學者、輔導員、團干部、學生骨干六級宣講體系,舉辦線上線下宣講活動近800場。三是充分發(fā)揮西遷精神政治引領、文化感召作用,持續(xù)開展“爭做西遷精神新傳人”等活動,近一半畢業(yè)生留在西部建功立業(yè)。
    推進產教融合,服務西部經濟社會發(fā)展。一是探索建立產學研深度融合新模式,建立校企聯合研發(fā)中心,推進成果孵化,圍繞創(chuàng)新鏈布局產業(yè)鏈,實現智力資源共享。二是組建基礎應用前后端、學科專業(yè)橫向間、校企深度融合的“雙導師”團隊,在重大科研攻關和有組織科研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三是探索建立校企聯合的研發(fā)組織管理流程,確保研發(fā)質量和進度。四是通過“高校招、企業(yè)供、政府助、協同用、多方贏”的機制,實現人才共引共享共用,聯合政府、龍頭企業(yè),打造開放共享的共性技術研發(fā)服務中心。
    (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感悟思想偉力共譜教育華章
葉世滿

    實踐充分證明,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具有強大而持久的生命力。
    這種強大而持久的生命力源于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的深邃思考和對教育規(guī)律的科學把握。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教育家的宏大視野和戰(zhàn)略眼光,緊扣“為誰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這一教育的根本問題,深刻地指出了教育的根本保證、根本任務、根本目標等本質特征,構建了系統(tǒng)科學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我們要深刻感悟思想偉力,全面學習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用新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不斷開創(chuàng)新局面、勇攀新高峰。
    這種強大而持久的生命力源于習近平總書記在治國理政過程中的教育實踐。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教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他多次考察學校,同師生代表座談,對教育工作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深刻論述了新時代我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重大理論問題與實踐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具有深厚的實踐基礎,并在指導新時代教育實踐中煥發(fā)出蓬勃生機、綻放出真理光芒,指引了我國教育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
    這種強大而持久的生命力源于習近平總書記心存“國之大者”、心系人民群眾的教育情懷。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堅持人民教育扎根人民、人民教育服務人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走訪各類學校、多次深入各地校園、頻繁與廣大師生書信聯系,聆聽廣大教師和學生的期盼,深刻闡釋對教育改革發(fā)展的見解,一次次寄語激揚夢想,一聲聲問候溫暖人心,一次次囑托照亮前行之光。
    2021年3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閩江學院考察調研時強調,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堅持應用技術型辦學方向,適應社會需要設置專業(yè)、打好基礎,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高質量推進應用型辦學新實踐。
    行合趨同,千里相從。深入學習貫徹、研究闡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是閩江學院,也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大政治責任和光榮政治使命。
    (作者系閩江學院黨委書記)

 

《中國教育報》2023年04月06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dancegxau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